愿为苍生鼓与呼

时间:2023-06-26 13:49:56议论文800以上

如果把每一个人都看成是创造生活的“作家”,那么他当然应该“心中装着读者”。

为什么?因为,作品需要传播,传播需要读者。作品好不好,需要围观,需要争鸣,更需要喝彩。

世界上,心中装着读者的大作家,他们的作品大受欢迎,享誉世界,是文学的丰碑,是文化的经典。《水浒》中那些衣不蔽体、食不果腹的江湖好汉,面对无法忍受的压迫,于绝望中奋起,用刀剑棍棒诉说自己的反抗。《聊斋志异》里的那些鬼怪狐仙,他们或丑陋或美艳,但是无论悲欢离合,他们与生死以之的爱情故事,赚了多少痴男怨女的眼泪?还有屠格涅夫、托尔斯泰等古今中外名家,典型事例不胜枚举。

而我们,每一个识文断字的中学生,既然我们的生活是“作品”,那就意味着要对得起“读者”。这些“读者”,与我们的生活与命运息息相关。他们是父母,是老师,是同学,是其它时而出现、时而消失的亲友。面对他们,我们应该尊重、理解、热爱;对待自己,我们则应该坚韧、勤奋、努力。唯有行得正走得端,踏实勤勉,才能创作出一部杰出的“人生作品”。

还是允许我用“作家”来说吧!尽管我的“读者”和我一样只是芸芸众生之一,在滚滚红尘中极容易被轻忽被无视,我还是愿意小心翼翼地把他们放在心上。

我知道他们微不足道的快乐。清晨树叶上闪烁的的一颗露珠,傍晚水面上暗红的一抹夕阳,父母一缕慈祥的笑靥,老师一道赞许的目光,被他们尽收眼底。我知道他们无法诉说的忧伤。头顶烈日,劳作在尘土飞扬的工地;推推挤挤,穿梭在污水横流的菜场;卧病在床,担心没钱求医问药;四处奔波,总是难逃生计无着。

如今,生活确实有了很大变化,可是每个村落每个城镇的建设,都需要有人关注。譬如:家乡的道路是否通畅?往昔的街巷是否繁华?远处的青山是否依然翠绿?村边的小河是否还是碧水荡漾?而那些古塔、水碓、黑瓦、白墙,是否还能承载那一段浓浓的乡愁?

我为苍生代言,我为他们歌唱。那些只为自己写作的,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。“墙角的花,你孤芳自赏时,天地便小了。”

最后我想说,每一个人,都是自己这部作品的“首席作者”,也是这部作品的“第一位读者”,那么请想一想,你不也是平凡微小的苍生吗?

我愿意是作家,我愿意为万千苍生鼓与呼!那么,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,我将以个人观点为主线,贯穿全文。

首先,作为创造生活的“作家”,我们的生活确实是一部“作品”。而这部“作品”的品质,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的“读者”。这里的“读者”,可以是我们的家人、朋友、同事、社会群体等等。他们是我们生活的见证者,也是我们生活的评价者。他们的期待、失望、鼓励、批评,都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。

然而,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为我们的“读者”而活。作为独立的个体,我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,有权利追求自己的梦想。我们的生活,不应该被外界的期待所左右,而应该由我们自己来主导。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忽视他人的意见和评价,而是要有选择地倾听和理解。

其次,我们应该尊重并关注我们的“读者”。他们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,他们的存在和影响,是我们无法忽视的。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意见和评价,理解他们的期望和需求。同时,我们也应该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命运,尽可能地给予帮助和支持。

但是,我们不能被外界的意见和评价所左右。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,坚持自己的梦想和追求。我们的生活,应该由我们自己来定义和主导。

最后,我想说,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“首席作者”。我们应该用心去感受生活,用心去描绘生活。我们的生活,应该是一部属于自己的“作品”。我们应该为万千苍生鼓与呼,同时也应该为自己而活。


声明:本文内容均为原创内容,未经本站允许,禁止转载。

相关作文